夫妻之间同在一个屋檐下,难免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,那我们怎么办呢?是争吵到底还是互相妥协?
1
看看今天的妈妈来信:
雷老师,我老公每天一回家都很有情绪。
一会说,把洗手池子弄得很脏,弄得很黄,一会又说把沙发弄脏了,家里乱,要我们东西拿完了放回原处,总说我们习惯不好。
我家的装修是老公弄的,家里是浅色的,他平时也有点洁癖,喜欢整齐,经常说我把东西用完了不放回原处。
我老公说话声音都很大,我听了以后觉得他很有情绪。
孩子也跟我说:"妈妈,我不敢给爸爸说,你给爸爸说一说,让他不要把外面的情绪带回家。"
我每次跟我老公说,他都说他没有情绪。
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呢?
2
雷老师支招:
在婚姻里,夫妻双方,包括父母、孩子都应该要互相理解和包容。
首先是老公有洁癖这个问题。
一方面,咱们尊重他的生活习惯,拿了东西尽量放回原位,这个其实不仅仅是他的习惯,很多人家里都有这个习惯。
养成把物品归位的习惯,也是断舍离所提倡的,家里面看起来会更加整洁,不凌乱,以后找东西也能一下找到,提高生活效率!
但如果我们还没有养成物品归位的习惯,也可以和老公商量,告诉他,我们尽量尊重你的生活习惯。
但是我们在逐渐养成这个习惯的过程中,可能还是会有没把物体归位的时候,也希望你能够接纳我们,包容我们。
你说有时家里稍微乱一点,不是更有生活气息吗?如果什么地方都一丝不苟,那不是成宾馆了吗?
当然说这个话的时候,千万不要一板一眼的,要温柔地笑着去和老公沟通,俗话说"伸手不打笑脸人",这样老公也就不好意思发火了。
3
另一方面,老公说话大声的问题,也要跟老公好好沟通。
你说老公,大声说话,对你来说可能只是一种说话的习惯,或者是生活的习惯,但是我和孩子听起来就感觉你是带着情绪在说话。
你试想一下,如果我也是很大声地对你说话,你是不是也感觉我带着情绪?
假如你真的没有情绪,我喜欢你小声一点,温和一点对我和孩子说话。
你小声一点说话,我和孩子也会更愿意听从你的想法。
我们父母说话的方式会影响孩子将来说话的方式。
好好地小声说话,我们才可以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小绅士。
比如在家里面,在公共场合,都更适合小声说话,你是一位优秀的爸爸,肯定可以给孩子做一个好的示范。
当你用温和的态度告诉老公,你更喜欢他小声说话,而不是去否定他、批评他,相信他也能接受你的建议。
家不是讲理的地方,是讲爱的地方,只要我们抱着"如何让事情变得更好"的心态去沟通,家里的事情都可以完美地解决!